兴宁528 发表于 2012/2/19 02:22

德育故事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真宗时李沆为宰相,在封邱内建起了一所住宅,厅前只够一匹马打圈子。有人嫌它太狭窄了,李沆笑着说:“住宅要传给子孙,这个厅做为宰相厅堂的确太狭窄了,但做太祝奉礼之堂就宽了。”

    早在李沆做参知政事为谏官时,一次,真宗皇帝有急事派人召他进宫,使者在酒店找到了他。进到宫里,皇帝问李沆从哪儿来的,他老老实实说是从酒店来的。皇上说:“你,做了有声望的谏官,怎么到酒店里去饮酒?”李沆答道:“我家里没有器皿和菜肴、果品,客人来了,所以到酒店里请客人饮酒。”

    无独有偶,其时有个叫张知白的人也和李沆一样,以节俭自好。张知白在宋真宗朝为宰相时,生活与他在河阳做书记官的时候一样,跟他亲近的人劝他说:“你现在的俸禄不少,生活却这样艰朴,你虽然自己相信是为了保持清白俭约,但外面有人讽刺你,把你与汉朝公孙弘盖布被的诈伪行为相比。你应当稍微随俗一些。”张知白说道:“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然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 身岂能常存? 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张知白的话是很对的,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要时时刻刻节俭朴素,若一味追求豪华奢侈,势必成为道德低下的人,被社会所唾弃。

teacheer 发表于 2015/11/14 22:41

月光宝盒 发表于 2016/1/6 23:11

俭以养德,勤以修身。

电123 发表于 2016/1/24 21:34

文明发贴

wling 发表于 2016/2/28 19:59

匆匆的过客 发表于 2016/3/12 12:11

传统的东西要传承

ab391881 发表于 2016/7/2 15:48

 不久前,浙江黄岩区江口街道第二小学规定,全校34位在职老师,在本学期结束前必须体验一天当学生的生活,并写一篇体验日记。其中,一位姓吴的副校长跟学生一起体验“抄答案”,还写出一篇2000多字的“反思日记”,反思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人民网 6月28日)  笔者认为,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黄岩区江口街道第二小学的做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生动的角色转换教学法。  首先,老师坐在教室上课体验学生能够够近距离地注意所有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改变老师平时严肃刻板的一贯形象。同时,更有利于关注弱科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意识到弱科学要想学会与优生一样的知识内容,他们要想保持与优生一样的听课注意力,他们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比其他人多得多。  其次,通过这样的体验,有利于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中、在习题的设计上,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  最后,通过这样的切身体验,能够让教师进行一定的自我反思。发现诸如在日常教学中是否也存在着学生活动形式的单一、学生活动形式的设计不合理而人为造成的弱科生呢?是否会存在着一味的埋怨学生听讲不认真、打盹而没有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呢?是否能够体会学生的不易而切实做到作业的布置高效、精炼不浪费学生的一分一秒呢?是否能够一切从教师自身的调节开始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找客观上的诸多理由呢?  看来,在这样的体验中老师还需“假戏真做”,真正把自己当成学生中一员,摒弃完成任务的心态,杜绝走形式主义,以学生这面镜子看到自身平时感受不到的问题,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这才是一场真正的换位体验,而不是“作秀”。

wsnb 发表于 2016/7/6 13:50

谁来传承

无语123 发表于 2016/7/7 07:27

wsnb 发表于 2016/7/8 07:41

做好自己

无语123 发表于 2016/7/13 13:16

立德为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育故事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