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臭老九 发表于 2019/4/12 10:14

阿桑奇扯掉了美国版互联网自由神话的底裤

2019年4月11日,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澳大利亚人朱利安·阿桑奇,在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发祥地之一,英国首都伦敦,被英国警察拖出了厄瓜多尔大使馆,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躲庇其中的历史。

这当然是符合西方民主程序精髓的正义举措,英国外相即刻通过社交平台推特发文,“阿桑奇不是英雄,无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负责大不列颠外交事务的行政首长,用现代社交媒体,让人再一次感受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程序正义,以及对普世价值的尊重。


历史弥久,很多人也许知道阿桑奇其人,却不太明了他为啥在厄瓜多尔大使馆躲了7年?为啥是英国外相出面,亲自开口断定阿桑奇不是英雄,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还要感谢厄瓜多尔的总统莫雷诺?

这事儿大概要回到2012年了。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2008年,刮起粉丝狂热旋风的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带着“变革,是的,我能”的口号,凭借社交媒体,先是在党内击败民主党资深政治人物希拉里克林顿,又干掉了被小布什拖累的共和党老兵麦凯恩,入主白宫。紧接着,不计前嫌又大度的奥巴马请希拉里出山,出任国务卿。

2010年,希拉里克林顿不负众望,在1月7日晚上宴请了谷歌、推特一众精英创业者之后,领悟了堪称与美国传统四大自由理念并列的第五大自由理念,即“互联网自由”,并发表第一次互联网自由演说。瞬间,用社交媒体在非民主国家干涉国内政治过程,推进实现颜色革命,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潮。


阿桑奇被捕现场

紧接着,阿桑奇登场了:他于2011年在瑞典宣布,手上拿到了25万份美国国务院内部电报,准备予以披露;接着,正义的瑞典检察官登场,以“性犯罪”为名,要求逮捕阿桑奇,还要点脸面的瑞典法院没有批准,因为“证据不足”;阿桑奇从瑞典到了伦敦,披露了电报,毫不含糊的瑞典检察官马上以“性犯罪”为理由,向国际刑警组织申请红色通缉令。

心有灵犀的美国国会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致电美国公司,以“个人名义”询问,当阿桑奇在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给维基解密的服务器提供域名解析和服务器托管等服务;庞大的垃圾数据流呼啸着冲向维基解密的服务器;万事达等公司禁止用户给阿桑奇转账;瑞士某银行用“假地址”为由关闭了阿桑奇的账户;一周内,弹尽援绝的阿桑奇向英国警方自首,旋即进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

阿桑奇尽管出生在五眼联盟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但他是一个笃信无政府主义的浪漫战士,他坚信,互联网时代能够复制“五角大楼文件泄密”的奇迹,用一己之力,披露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罪行。基于对互联网自由的淳朴信仰,他把25万份文件给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五家欧美主流媒体。讲政治的《纽约时报》组成了5人团队,带着25万份电报,来到了白宫,用了2天时间,由来自美国情报界的人,围着桌子,逐份讲解哪个电报可以报,哪个电报不可以报,搞定之后,还认真的用实名博客发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以此证明,《纽约时报》完美的平衡了新闻专业主义,国家安全主义以及社会责任需求。

希拉里克林顿当然没有闲着,她发表了第二次互联网自由演说,一语双关的使用了Internet Rights and Wrongs作为标题,明确的隔空告诉阿桑奇:互联网自由,就是欧美民主国家和大公司,媒体,还有非政府组织的跨国网络,用社交媒体,在非民主国家搞颜色革命的自由;维基解密这种行为,不是自由,是小偷,是无耻的文件小偷,是贼。

曾经创造出CNN现象的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当然也没有缺席,它安排了对阿桑奇的现场采访,阿桑奇是那么真诚和迫切地希望能够谈谈25万份电报里面的美国战争罪行,对联合国的罪行,以及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损害,但专业的CNN记者就是盯着问:你有没有强奸?维基解密会不会分裂?听说有人反对你?以至于十来分钟后,阿桑奇摘下麦克风,走了。

2010年是互联网自由的元年,被希拉里·克林顿吹动的风潮,席卷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巴林,创造出了罕见的浪潮,差点让人觉得要见证民主的第四波了;然后,这波民主浪潮就吹到了华尔街,催生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又隔了几年,一个叫唐纳德·特朗普的地产商人,用名为推特的社交媒体,在总统选举中,又一次正面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

然而这次发生在2016年的胜利,没有能够触发互联网自由的第二春,相反,引发了对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管控的激烈讨论,因为据说,不民主的俄罗斯,居然用社交媒体,窃取用户数据,分析心理特征,投送虚假广告,影响投票行为,最终“帮助某人”“窃取了选举的成果”。这股反思的浪潮是那么的精准,没有人提及希拉里·克林顿和她倡导的互联网自由,好像那一切从未发生。要不是阿桑奇,至少欧美主流媒体是铁了心要专业地忘记那一段让人不愉快的历史了。

当然在科学技术昌明的年代,不能说希拉里·克林顿两次被击败是一种所谓的“报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花白头发的阿桑奇被从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拖出来的时候,一起被脱掉的,还有美国版互联网自由的底裤。这大概也应该是这个浪漫的家伙,在历史上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兴宁臭老九 发表于 2019/4/12 20:23

阿桑奇被抓是西方双重标准的定格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11日在伦敦被逮捕。厄瓜多尔政府停止了对他长达近7年的庇护,该国驻伦敦大使馆“邀请”英国警方进入使馆大楼将他带走。阿桑奇有可能最终被引渡到美国受审。

阿桑奇2006年创办了“维基解密”网站,不断披露各国机密文件。尤其是该网站2010年披露数十万份美国政府的文件,名声大噪。华盛顿对阿桑奇控以间谍罪,瑞典政府则控他犯有强奸罪,他2012年假释期间跑入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

如今拉美不再是左翼政治的天下,厄瓜多尔提出了一系列结束庇护阿桑奇的理由。美国对阿桑奇不再提间谍罪,而是指控他非法入侵政府电脑。当从厄瓜多尔使馆被英国警察拖出来时,47岁的阿桑奇满头白发和白胡须,一副苍老的样子。他接下来大概凶多吉少。


阿桑奇显然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要“揭露一切”。他给很多国家政府都添了麻烦,但他的不幸在于,他给美国惹的麻烦最多。在很多国家的官方不知道该对他采取什么态度时,华盛顿断然站了出来,把他定性成一个互联网世界的罪犯。 
事情的真正看点其实就在这里。新闻自由和互联网信息自由这样的大旗美国一直举得最高。通常情况下,“新闻自由”以及“异见斗士”现象打击的往往是非西方国家的治理,信息披露对美国的杀伤力相对较弱。如果“维基解密”的多数矛头对准的是中国、俄罗斯、伊朗这样的国家,美国与其主要盟国一定会高声喝彩,不仅不找阿桑奇的茬,大概还会把他捧为“反抗专制的英雄”。

偏偏阿桑奇缺少“政治头脑”,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无政府主义者,同样热衷于对抗,但他远不如美国和西方攻击的那些国家里的异见人士聪明。同样是爆料,同样被某个国家指控违法,但有的人可以一边坐牢一边被西方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及各种荣誉,而阿桑奇却被西方国家联合追捕,他成为了全球反抗者中输得最惨的人。

阿桑奇的悲剧印证了两层逻辑。第一层是,没有一个国家会允许互联网上的活动冲击该国的法律秩序,绝对的信息自由只能是一些人的向往,它不太可能在今天的世界里被无障碍地实践。信息自由与法律秩序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围绕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破解,人类将长期纠结下去。

第二层是,各国政府对“新闻自由”的态度都是坚定以本国政治利益为出发点的,它不是道义决定,而是立足于国家治理的价值判断。不仅“新闻自由”是这样,各国的整个价值体系也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不可能追求真正的普世性。

斯诺登做的事情和阿桑奇不同,但他们的爆料都引起震动,都打击了美国的形象。斯诺登在被美国通缉的同时,被很多国家的网民视为英雄。其实阿桑奇和斯诺登一边披露信息,一边揭露了当今世界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体系的真相。

美国该不该引渡阿桑奇,我们不做评论。但是美国别总搞双重标准,一会追捕在舆论场上挑战了它的斗士,一会又把非西方大国里的异见人士捧上天。整个西方也是一样。如果它们能够态度统一一些,至少不要双重标准得那么张扬,这个世界会少点混乱。

若思 发表于 2019/4/17 10:38

如果有人出卖了中国大量的国家机密???

兴宁臭老九 发表于 2019/4/17 10:44

若思 发表于 2019/4/17 10:38
如果有人出卖了中国大量的国家机密???

大番薯,亏你还是老教师,整天吹自己文学水平高,好好读读第二篇文章,别老是舔你洋爹的屁股,拉堆屎都说是香的。

点点兴宁事 发表于 2019/4/21 11:02

兴宁臭老九 发表于 2019/4/17 10:44
大番薯,亏你还是老教师,整天吹自己文学水平高,好好读读第二篇文章,别老是舔你洋爹的屁股,拉堆屎都说 ...



尊重他人,是基本的礼貌及素养!阿桑奇的维基解密还爆出了上百份裆国领涛人、高棺们在海外的银行账户。他们怎么那么喜欢藏钱到西方呢?


兴宁臭老九 发表于 2019/4/21 11:22

点点兴宁事 发表于 2019/4/21 11:02
尊重他人,是基本的礼貌及素养!阿桑奇的维基解密还爆出了上百份裆国领涛人、高棺们在海外的银行账户 ...

反正我们看不到,随便你怎么扯都行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洋爹下个月给你加工资多一美分,有前途,真是条好狗!

兴宁臭老九 发表于 2019/4/22 23:47

点点兴宁事 发表于 2019/4/21 11:02
尊重他人,是基本的礼貌及素养!阿桑奇的维基解密还爆出了上百份裆国领涛人、高棺们在海外的银行账户 ...

终于轮到英国自己身上了 香港前特首忍不住吐槽

搜索看看你爹的嘴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桑奇扯掉了美国版互联网自由神话的底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