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如何让孩子对艺术产生兴趣 [打印本页]

作者: 兴宁A8网    时间: 2011/7/18 13:42
标题: 如何让孩子对艺术产生兴趣
<p>  镜头一:</p>
<p>  基丁老师谈到莎士比亚这个名字时,孩子陷入厌倦之中,此时老师转变各种腔调念出莎翁戏剧的台词,一个个人物形象在课堂上活灵活现,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突然基丁站在讲台上,提醒学生们时刻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因为大多数人&ldquo;都生活在绝望的平静中&rdquo;。接着学生轮流站上了讲台,随着下课铃响起,孩子们对下一次诗歌课充满着期待。</p>
<p>  育儿启示:莎士比亚在孩子们心中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厌恶的名字,又如何能体会到他的作品的魅力。艺术自身有其强大的感染能力,如果我们如基丁一样模仿剧中人物,让艺术真正感染孩子,让孩子被艺术吸引,那么还用你逼他学习吗?如果艺术变成了&ldquo;技术&rdquo;,成了如马戏团猴子博取掌声的小把戏,没有了情感和思想的灵魂,那么&hellip;&hellip;</p>
<p>  镜头二:</p>
<p>  三个孩子在基丁老师要求下,开始绕着操场走路,开始大家走得千姿百态,但是随着周围的人拍起节奏,他们开始很兴奋地统一步调。本以为基丁在上一堂关于诗歌韵律的创意课,但是相反,基丁想告诉大家,开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但是由于人人都有一种被别人接受的需求,于是很多人屈服于这些&ldquo;节奏&rdquo;,这就是顺从。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路和节奏,只要不要自负和愚蠢就好。基丁告诉孩子:&ldquo;如果迷失在森林里有两条路,我一定选择人少的那一条,因为它将带给我所有的不同。&rdquo;<br />  育儿启示:基丁老师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而且引导着他们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地追问人生的路途。我们父母是不是要把孩子的生活还给他们自己,让他们自己去走,这就是尊重。影片中的安德森是全美优秀学生,可是他的生活被父母行使了&ldquo;驾驶权&rdquo;,所以非常自卑于用诗歌表达自我,因为他觉得没人想欣赏自己的诗歌。</p>
<p>  那么到底如何尊重&mdash;&mdash;也许他们哭泣不是为了牛奶而是希望受到关注;也许他们很讨厌你总是阻止他去乱摸东西;也许他们上课不积极,不是故意使坏而是他们真的害怕回答错误;也许他们压根不喜欢钢琴,而是喜欢跳舞&hellip;&hellip;</p>
<p>  镜头三:</p>
<p>  在校史馆,基丁叫所有同学都靠近一点,去&ldquo;聆听&rdquo;已故的校友忠告&mdash;&mdash;&ldquo;抓紧时间,孩子们,让你们的生命与众不同&rdquo;(忠告由基丁用深沉的声音发出),低沉的声音一遍一遍地重复&hellip;&hellip;</p>
<p>  育儿启示:如何告诉孩子一些人生价值观,很多家长习惯在孩子犯错后,一边批评,一边说教,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基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很生动地触及到孩子的心灵。我们要做的是花心思去设置这些环节,或者用心去抓取那些随处可见的机会,比如他们非常开心时,他们被强烈吸引时,或者被一本书一个电影感染时,我们只需片言只语的&ldquo;点拨&rdquo;就会很有效。</p>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fc.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