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生理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兴宁A8网
时间:
2011/7/18 13:46
标题:
生理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p> 婴儿生理性<a class="blue" href="http://zzk.39.net/zz/quanshen/5a144.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贫血</font>是指出生后的婴儿由于体内<a class="blue" href="http://jck.39.net/jiancha/huaxue/bian/4e7a9.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红细胞</font>破坏、血红蛋白减低引起的一种贫血表现,这是每个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所以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p>
<p> 【应对措施】:</p>
<p> 生理性贫血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所以无须治疗。但应注意喂养的食物中必须富含造血需要的物质,如尽<a class="blue" href="http://jck.39.net/jiancha/huaxue/bian/4e7e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量</font>母乳喂养、给予相当年龄阶段的配方奶,对<a class="blue" href="http://jbk.39.net/keshi/erke/55123.html" target="_blank"><a class="blue" href="http://jbk.39.net/keshi/fuchan/chanke/4e33f.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早产</font>儿应及时添加含<a class="blue" href="http://jck.39.net/jiancha/huaxue/shjc/4e679.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维生素E</font>和叶酸及含铁质等食物,这样才有益于机体造血功能的恢复。</p>
<p> 【发生原因】:</p>
<p> 婴儿出生前叫胎儿,在母体内的胎儿没有肺的呼吸运动,也就是不可能通过肺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那么胎儿机体细胞所需的氧从哪获取呢?首先母亲通过肺呼吸运动吸入氧气、母亲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将氧带到胎盘并传递给胎儿红细胞,但胎儿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只有母亲红细胞血红蛋白运氧能力的一半,这样胎儿的造血器官就必须产生更多的细胞和血红蛋白来携带氧气,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胎儿出生时的血红蛋白可高达190g/L以上。</p>
<p> 出生后,婴儿肺呼吸运动开始,红细胞带氧能力明显增强,不再需要胎儿时期那么多的红细胞了,机体便“指示”骨髓减少红细胞的生成;而此时胎儿时期生产的红细胞也开始破坏;再加上出生后的3个月是婴儿生长最快的时期,<a class="blue" href="http://jck.39.net/jiancha/huaxue/bian/4e7d5.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血液</font>液体容量的增加大于红细胞生成量的增加,原有的红细胞浓度被稀释。</p>
<p> 上述因素的综合结果便是:出生后1周内血红蛋白逐渐下降,一般要到8周后方才停止,出生后2-3月血红蛋白可降至90-110g/L。这种正常生理变化引起的短暂贫血状态称为生理性贫血。在血红蛋白下降过程中,机体又“指示”骨髓逐渐增强造血能力,一般在半岁左右血红蛋白回升至正常水平,达到120~160g/L。</p>
<p> 胎儿出生前,母体会给他(她)一份特殊的礼物——造血原料储存在胎儿体内,这些原料能保证胎儿出生后至少3个月的造血需要。尽管每个婴儿出生后都会出现生理性贫血,但一般来讲,足月产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很少降至90g/L以下,但早产儿生后3-6周血红蛋白可下降70-90g/L,这是由于早产儿从母亲那儿得到的造血物质较少,再加上早产儿出生后生长速度比足月儿快,血液液体容量增加相对更多、红细胞浓度稀释更大的原因所致。</p>
<p> 【预防】:</p>
<p> 生理性贫血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所以无须预防。</p>
<p> 【易发年龄】:</p>
<p> 一般婴儿生后头三个月易出现生理性贫血。<br /><br /> 导医网温馨提示如有上述症状,请及时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p>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fc.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