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一个开发商的肺腑之言 男生们看完后都释然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尼是耐来
时间:
2011/3/29 01:37
标题:
一个开发商的肺腑之言 男生们看完后都释然了
中国作为一个千百年受着:“先成家,后立业”的人生模式影响的国度。成家,有一个房子,成为一个婚姻成立的前提!有人笑谈:是中国的丈母娘,逼高了中国房价!确实,作为地产人,我们真的很感谢那些丈母娘。
那么作为一个中国青年,25岁到了一个成家的年纪。现在我负责的几个售楼处,婚房逐渐成为一个主流。买房子的99.99%需要按揭,买房子的90%在25-30岁之间。根据我的统计,只有不足5%是靠自己的实力,不需要家里的资助买房的。当然还有一些富二代,家里早在他几岁的时候就为他准备下几套婚房。这个毕竟大家就不要羡慕了,羡慕下去,只有撞墙死。
举一个例子:我一个别墅项目,一个某局局长,为他的儿子和情妇买了2套别墅,一个作为婚房,一个作为爱巢。我原本以为他孩子没有20也有18了,后来他小媳妇(离婚后再娶的)抱来的时候,才发现他儿子刚满月,老来得子,真是一大喜事啊,买一套别墅庆祝一下,我本来担心他儿子太小无法办贷款,这个局长倒是替我们着想,一次性2套全款900万,公务员知道低调,给我们财务转账,没有开着它的别克小车拉现金来。
书归正传,为什么说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或者说普通青年为什么不要着急买房呢?
(1):韩寒说过:我的女朋友逼着我买房,我就送她2个字:滚蛋!
作为一个地产从业人员,我对地产有更深刻的了解。我想把的观点如实的表述出来,给那些困扰到房子的巨大阴影下的年轻的人们一丝清新的空气,聊表慰藉。其实我研究过邻国,日本的青年是否也害怕丈母娘。我研究发现,日本青年结婚买房子也很贵,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价当然比较高(东京中等房价4万人民币左右),日本青年却不着急买房。日本青年怕买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赏美好生活的机会,也更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了,安家安心稳当的过生活,不惜借贷做房奴。当然,上面只是一个社会上流传已久的原因。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问题。谁有房,谁就是有为青年,谁没有房,谁就是坏孩子。现在的小妮对年轻人的评价标准大抵如此。
除此之外,青年人诚惶诚恐的买房,还有其他2个原因。
首先,我想说大多数国民被我们地产商人和媒体洗脑了——现在不买,以后还会涨,房价永远比工资涨的快。现在不买,恐怕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我这里没有那些所谓专家的数据,在用行业事实去驳倒这个谬论之前,我想先讲几个例子。现在的80后很难了解80前的一些事情,除非读书或者像老年人请教。我在研究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现象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媒体舆论引导经济的秘密。
案例一:在70年代,电话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舆论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富裕人群的象征,是身份的标志。那时候有一部电话,可以被神化到领导干部的层次。所以,在上海即使安一部电话5000多,也有很多人排队去买。图的啥?身份,面子,潮流!媒体舆论引导之。现在座机5000元?笑话,前不久,移动跑去家去,免费送了一台给我妈。我妈还嫌家里电话多。丢一边去了。
案例二:结婚三大件。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80年代,结婚时的“三大件”就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涨船高了,更新成电脑、空调和摩托车。如今,结婚“三大件”被默认成“三大子”,即“房子、车子和票子。每一个时代的商品工业的大发展,都便随着舆论引导。不引导谁去拼命买彩电,洗衣机,不引导这些海量生产的产品卖给谁?这些企业怎么发展,国家怎么增加GDP?大家想过没有,昔日昂贵的电话,冰箱,彩电,现在说起来是不是不值得一提?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的?
我想无非的供求关系。当一整个国家在渴求一样东西的时候,这个的东西在一段时间内是稀缺的。大家争抢,就有商人涌入这个行业,就有投机倒把的人炒这个东西。70年代,自行车可是大件,谁有谁是NB人物,现在谁还买不起自行车,那时候就是买不起,有人屯自行车谋取暴利,现在谁囤积自行车啊,谁傻帽!
现代人开始囤什么了?房子呀。国家大力发展房地产,现在舆论是结婚必需有房子。大家都在抢这个东西,媒体制作这个房子稀缺论。制造房子价格有涨了,一个月涨几百上千。
从经济学角度讲:当需求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房子会疯狂上涨,加上中间投机倒把人的炒作,房子更是非理性上涨。更多的人,资金,热钱涌入这个行业,去疯狂的买地盖房子,我接触过的开发商有很多是做其他行业有点余钱的,看到自营经济一年赚的钱还没有一个楼盘一个月赚的多,个个疯了一样涌入地产圈。做面粉的,卖鱼的,做鞋的,捣鼓蔬菜的,都涌入这个行业,疯狂买地,疯狂建房。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建房子。当房子的总量超过购房者的需求量时,结果会怎样?
列位想过没有?
在全国有多少套房子?未来5年会建多少套?
现在社会独生子很多,再过10年。最简单的估计:孩子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2口还有1套房。还算平衡,等再过10年,双方父母去世,这样一家就3套房。再过10年,这个父母还会为孩子再买套房吗?到时候房子还会永远上涨吗?大家有房子住了,买房子的人少了,房子还在涨?卖给鬼去?
所以说:房子永远上涨论,是绝对谬论,照现在的疯狂速度,用不了20年,甚至15年,房子就悲剧了。
城市化进程到什么程度?
北京涌入,济南被涌入,东营还被涌入吗?
国家十一五计划:其中一条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2009年开始山东试点,大搞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3-5年部分试点农民可以住楼房,大大平抑四线城市的上涨。农村城镇化。这也是城市化的一部分,并不是全国12亿人,10亿人是一二线城市就是城市化了。在美国也达不到。农民总归是大多数,而且未来新农村建设。传统的农民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是新农民的增加,有土地,有乡镇企业收入,有楼房住,去北京干嘛?扫大街去?当保安?搞笑。另外国家十二五计划规划提出:每年在一、二线城市,新建600万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5年就建3000万套,可以解决一亿涌入城市的新农民的需求。另外,据我5年从业经验表明:现在不仅是大城市,楼房空置率高,甚至县级市的楼房空置率也在迅速增加。济南我的一个客户有7套房,他们村(城中村改造,洪家楼附近)和他一样有4套房以上的村民占大多数。还有北京,温州的客户趁着全运会来济南炒房的,一出生就买一个单元。鲁能领秀城,交房1年多了,入住率不到50%。一多半的房子空着。房产税的征收,以3%计算,那些手里有3套房子的炒房客,每年上缴数十万的房产税。他们要换房贷和利息,又要交税,此时会有大量二手房出手。一个是进城减少,一个是房屋增加。城市化带来持续的房价上涨。这个谬论也不攻自破了。
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万元的手机,电脑,摩托车现在可以轻松买到。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10年后,房子将不是问题。
先租房吧,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
年轻人买房,无疑是透支了短暂的青春和对未来长久的想象力。有很多人还透支了父母的晚年。
曾经,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人的梦想;曾经,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是中国人的痛苦。今天,中国人依然梦想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房子影响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关注和记录着人们的梦想与现实、记忆与理想。此帖一出,是否属于另类的范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想贷款买房子的年轻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还需牢记“贷款有风险、买房须谨慎。”(转滴)
作者:
allen0753
时间:
2011/3/29 13:34
先租房吧,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
年轻人买房,无疑是透支了短暂的青春和对未来长久的想象力。有很多人还透支了父母的晚年。
作者:
vivaai
时间:
2011/3/29 20:26
先租房吧,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
年轻人买房,无疑是透支了短暂的青春和对未来长久的想象力。有很多人还透支了父母的晚年。
作者:
乔木
时间:
2011/3/29 20:31
楼主不是本地工作的,兴宁一个开发商无几个售楼处。
作者:
齐昌公馆
时间:
2011/3/29 20:57
还真的挺有道理的,但你拿比喻的都是工业品;而房子虽也是工业品,但它是土地的附着物啊!除非国家不要十八亿亩地的红线了;就拿兴宁来说吧,你有看到兴宁2010-2020 的规划图吗?就连兴城都还有基本农田保护区,而且占得比例还相当大。其他的我也就不说了,省的被人攻击。而且本人学业未精(目前才大二),等到我买房的时候一切就见真晓了。
作者:
xnzxl
时间:
2011/4/3 10:20
是的,兴宁的房子还没有做好,就定完了.等到开盘了就没有好的楼层了.
作者:
崖系兴宁
时间:
2011/4/3 10:44
顶顶。。。。。。
作者:
磊磊
时间:
2011/4/3 11:17
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万元的手机,电脑,摩托车现在可以轻松买到。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10年后,房子将不是问题。
先租房吧,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
年轻人买房,无疑是透支了短暂的青春和对未来长久的想象力。有很多人还透支了父母的晚年
作者:
微尘
时间:
2011/4/3 11:52
那些电话,手机等这算是高科技的产物吧,文明发展了,它就便宜了。因为它的
投入,已收回成本,现在只是维护费,所以就是坐着赚钱,一分钟赚1毛也比以前
一分钟4毛要赚的多,因为成本基本为0。像手机等,以前几千至少一千多,现在
一百多的也有很多了,而且功能更强,这说明这些高科技的可以等啊,电脑十年前
近1万一台,现在二三千一台还比以前的好N倍,为啥,文明发展了。这可以拿来比
吗?过二十年,猪肉涨了,电视涨了吗?没有,还变成更清更薄更多功能的电视。
如果按这说法,那么等吧,手机不买,等十年,电视不买,等20年,老婆也不娶,
等30年。
房子不同,房子绑架了银 行,银 行是国家的。就算是不涨也肯定不会跌,除非
国家经济崩 盘了。那样估计大家都不想这样。
总论,房子不同于手机,等几年降价的机率很微;房子可以租,中老年人奋斗近
一生,才买到房,你年轻人为啥一出来就吼着要买了呢?
浅论,非托。
作者:
曾大海
时间:
2011/4/3 14: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清扬︷
时间:
2011/6/27 21:56
回复 10楼
曾大海
貌似他家是卖房子的。是个小开发商。明白?
作者:
曾大海
时间:
2011/6/27 2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清扬︷
时间:
2011/6/27 23:09
回复 12楼
曾大海
兴宁确实小。
作者:
pp1354917
时间:
2011/6/28 13:12
18亿红线是一个问题.可就是以前建房是用的水田,菜地平地为主,现在用机械移山填海. 所以10年或者50年内中国都不会出现那要动18亿红线才有建设用地的问题(有人会说成本,现在移一座山就像20年前在山脚下建一座房一样,而且时间和金线也不比以前多多少)
再就是科技和建筑水平的提高.同样的一块500平方的地,20年前可能就住3 5户或10户人(基本是平房或5层小楼),现在能住30家人以上(8层楼梯).20年后也许不是100家人以上(20层电梯说不定那时的建筑技术水平把50层以上的做为主流也不一定哈).
至于说房价升或降,不能简单的说.比如说10年工资是1000.米是1圆一斤,房价1500.现在工资是3000,米是1.5.房价成了3000,你能说房价升了吗?
不管是租或买,房子是都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可一个工薪家庭要靠租房或一辈子的还贷来换取生活基本的稳定,这房价肯定是一种不合理,.
作者:
pp1354917
时间:
2011/6/28 13:19
18亿红线是一个问题.可就是以前建房是用的水田,菜地平地为主,现在用机械移山填海. 所以10年或者50年内中国都 ...
pp1354917 发表于 2011/6/28 13:12
忘了补充一点,中国人口将进入老龄化.简单的说就是怕死的人多过刚出生的人,现且初婚年龄也会推迟.当然几年内是看不过,可10年后大家就应感觉明显的了,
以上观点,纯为无聊,请急需住房之青年勿做为近期房价之指引.
作者:
无糖食品
时间:
2011/6/28 21:15
LZ分晰的有道理,卖房是一种社会风气,就象前段的‘抢盐事件’,只是‘抢房事件’它的可持续时间更长,应该是5--8年。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是刚需,但是少数,多数是抄房者造势。
作者:
gdyangjun
时间:
2011/6/29 20:02
我同意楼主谈的观点,未来趋势应该就是那样发展循环
作者:
liweibin
时间:
2013/6/22 00:56
微尘说的有道理,我赞同。没办法,人必须有房子才算成家。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fc.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