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 探花书院
探花书院位于神光山南麓的墨池寺,与宋翰林学士罗孟郊的名字连在一起而闻名遐迩,香名千古。宋朝谏议大夫,翰林学士罗孟郊(1091——1153),广东兴邑人氏。他是一位忠贞爱国、不畏权奸,有凛然正气的好官,他卒后二年,被朝廷追授为礼部尚书。他早年丧父,但非常孝顺母亲。少年时,因家贫无法上学,放牧南山(今神光山),筑茅屋而居,专心攻读诗书。他从小抱负不凡,求知若渴,他对人的诚心和乐于助人、好学的精神,终感动“仙灵”,得“五彩祥光,夜放南山”之妙,从而解决了夜读缺油少盏之苦。披星攻读,与昔时车辄囊萤可以媲美。他克苦攻读,终蟾宫折桂,一举夺魁,高中探花。“人因山名,山沾人光”,后人便将南山改名为“神光山”。人们为了纪念罗孟郊,在神光山南麓兴建了墨池寺。
神光寺原名寿庆寺,始建于北宋嘉祐三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因南山的更名,故把寿庆寺改名为神光寺,明正德十六年,提倡兴学育人,把神光寺改为探花书院。明嘉靖三十年,恢复神光寺名称,探花书院则迁至墨池寺。探花书院前有楹联曰:“山色水色,色色皆空,谁道尚留挥墨色?钟声罄声,声声俱彻,当思曾和读书声。”探花书院成为兴学育人之地。而今已由乡贤捐资重修一新。相邻的墨池是当年罗孟郊洗涤墨砚的地方,明朝万历兴宁令浙人陈应藨手书“墨池”和“宋罗学士洗砚处”的石刻竖立于池旁,更激起人们对罗孟郊的敬重和读书的重视。
几百年来,小小墨池,使历代文人骚客、达官名流竟折腰,更唤起了百姓读书习文的欲望。墨池“探花书院”尘封的历史,映射着中华千年古国文明,包涵着客家崇文精神,形成了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以墨池寺前面的墨池村为例,早在一百年前,就由当地乡贤集资兴建了“崇新学校”,初建时规模较小,仅有十多个学位,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求学热情的提高,求学子弟不断增多,在国家还无力普及教育的情况下,卢氏乡贤不断捐资,扩建成一间宽阔、环境优美的小学。
“崇新小学”校庆35周年(1940年),时任校长卢怀光题贺诗曰:
黉舍庄严耸碧天,合欢垂柳四围连;
草花暖日华成锦,桃李春风静不喧。
墨沼清声扬绛帐,神光秀色染丹铅;
地灵钟助诗书教,看取宫墙出俊贤。
崇新小学建成以后,通过正规化的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学校越办越好,影响很大,引起了各地乃至全县的注意。在解放前的几年间,该校有一大批中共地下党员,如曾其鸿(梅子)、卢怀光、罗柏年(廖茅)、陈宗智、张达群等在那里教书育人,使崇新小学成为革命的播种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向往革命,并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全国解放后的1952年“崇新小学”与“米茜小学”合并后改名为“墨池小学”,所处的行政村亦叫“墨池村”。
“地灵人杰”,“一方山水育一方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教育方针指引下,学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墨池小学”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一批又一批地涌(考)向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毕业后走向社会,在祖国大江南北,不论在党、政、军、民与工商各界的每条战线上,都有墨池的儿女在工作着,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下了辉煌和骄人的业绩,为民族的复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墨池村的父老乡亲增光添彩。群星璀璨、光耀墨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