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7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宁人文环境

[复制链接]

15

主题

92

帖子

11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4 1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家人文环境

客家,是历史上从黄河流域渐次南迁,后大部分聚居于闽、粤、赣边境,操客家方言,有着相似民俗文化的一支汉族民系。

兴宁现境域,古为百越诸族居地。秦汉以降,中原汉族渐次南迁,与当地原居民融合。据本次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兴宁现在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宋元明时期历经辗转迁徙定居于此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兴宁客家先民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在客居地的漫长岁月里,将中原文化与岭南古文化熔于一炉,创造了灿烂的地方文化,融铸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精神,孕育出众多的著名客家代 表人物。

第一节客家之乡的形成

一、史前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兴宁开展过3次文物普查。1959年在水口镇荷树拗等地发现铲、叉、戈、矛、刀等一批石器,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82年在永和镇振兴管理区猫子窑山挖掘出一批陶罐和陶片,属新石器中晚期遗存;同年又在叶南镇中径大窝里采集到一批陶片和石器,属新石器晚期遗存。到80年代未为止,兴宁境内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0多处。兴宁博物馆收藏了上述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190多件,完整的肉罐9个。这些出土文物和遗址说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兴宁已有古人类居住。从石器、陶器的用途和陶器上的花纹来看,当时已形成了农业和畜牧业,已有较为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

二、宋以前南迁汉人与早期居民

宋代之前,中原汉人已有几次较大规模的南迁。早在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国60万军队攻灭楚国,继之深入岭南。续后,秦朝把岭南作为迁徙中原“罪徒”的一个流放地,加以“经略”开发。终秦一代,南迁的中原人有3批、数十万人。1984 年3月27日,在新圩镇大村鬼树窝崩岗南坡出土6枚完整的编钟。经广东省博物馆专家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文物。编钟的发现说明秦汉之际兴宁已有南迁汉人的足迹,他们可能先是驻军,后代成了岭南居民。在发现编钟的村庄有个地方叫秦王坪,相传就是驻军的营地。

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人亦有多次连续性的南迁转徙。遣至唐未五代,南迁客家先民,“其远者已达惠、嘉、韶等地,其近者则达福建宁化、长汀、上杭、永定等地,其更近者,则在赣南各地”①兴宁历史上先后隶属于惠、嘉,引文中所述应是 包括兴宁的。

但据本次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的兴宁各姓居民的族谱,兴宁绝大多数现居民的祖先是唐未五代以后迁入的。在这之前南迁的汉人仍落籍于兴宁者为数不多。唐未五代之前南迁的汉人可能不是现在兴宁人的祖先,至少不是绝大多数现兴宁居民的祖先。据《兴国州罗氏家谱》记载,唐昭宗时(889~904年)罗昌儒为循州刺史,因唐未社会动乱,道路梗阻,流寓不归,遂落居于兴宁罗岭。罗姓是迄今有文字可据的最早迁入兴宁的一姓。唐未五代之前曾迁居于兴宁的中原汉人现落籍于何地,尚有待进一步查考;据已掌握的资料,元、明、清三代,曾有兴宁人举族迁蜀。

入宋以后,居住在兴宁的客家先民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群落。根据明正德《兴宁县志》记载:北宋熙宁三年(1070),兴宁县约有6000户。翌年,兴宁分地置长乐(今五华)县后,有4000户。宋代户口以役赋对象列册,足证明官宋前中原汉人定居兴宁者已 为数不少。

兴宁历史上的早期居民见于史籍的还有瑶族。明正德《兴宁县志》记载:“瑶之后颇多,大抵聚处山林,砍树为舍,刀耕火种,采山猎原,嗜欲不类,语言不通。土人与之邻者不相往来,不为婚姻。本县瑶民亦众,随山散处。”以客家文化与居于广东的瑶族居民的文化相比较,可以断言,古代客家居民与瑶族居民曾长期和睦相处、相互融合。到了明代,统治者曾对瑶民大举征伐抚缉,兴宁瑶民逐渐减少。清康熙以后,清政府把瑶民与汉民一体编户,消除汉瑶界限。至清末,除外迁者以外,县境内已没有瑶族居民。清末罗献修《兴宁乡土志》记述:“国(清)初时,县东六十里铁山蟑尚有瑶民磊石为居,……近百年来,既消归乌有矣。”

兴宁历史上的早期居民还有蛋民。蛋民原是居住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古代百越族之一。秦汉时代,辗转迁徙到广东沿海和珠江各支流,舟居水宿,以蛇为图腾,成为水上居民。他们何时开始定居于兴宁,尚待进一步查考,但至迟在元朝未年间。据史籍记载,明朗正统(1436~1450)年间,兴宁已有在籍蛋民38户,船38艘。至清末,置民所剩不多。据《兴宁乡上志》记载:“惟麦姓二三人”尚是蛋民。

三、客家民系的形成

宋代册立户籍,根据汉人入粤时间先后,分别编入主籍和客籍。广府民系和福佬民系人粤在先,编为主籍,客家民系人粤在后,编入客籍,客家人由此而得名。经历了几次大迁徒的客家民在粤东北以及相邻的闽赣边区这个相对封闭的山区定居后,逐渐形成具有特殊的方言、风俗习惯乃至相似的伦理道德观念等等。客家先民迁入兴宁,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除了继续外迁的之外仍有百万之众,使兴宁成为全国40多个纯客家县市中人口较多、地域较大、最有代表性的少数几个县市之一。全县百人以上的姓有93个。根据其中62姓(占全县人口的90%)的族谱,有关的一些社会历史要素见表2一1·1。

表2一1.兴宁客家62姓源流及其他有关情况

此表根据新编《兴宁县志》“民族姓氏”部分资料整理。由于有的姓一姓中有数 派,各来自不同省份,迁人时间亦各有先后,均取其有代表性或最早迁人的一 派作统计。

表2一1·1表明:①兴宁的客家先民是从黄河中下游一带迁出的,其中河南古河洛地区(今洛阳)最多。②客家先民几经周折,逐步迁徙到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山区,与广府民系和福佬民系相隔离,久而久之形成操“中原口音”的客家方言以及带“中原遗风”的客家民俗。他们中大部分均以福建宁化石壁村为过居地,然后迁入兴宁。③客家先民迁入兴宁自南宋起较为集中,入元后,因曾奋力保宋抗元,而遭元朝统治者杀戮、歧视和虐待,复流散四方。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夏则中任兴宁县令,由于县内地旷人稀,遂立令招携四方流人口乡入污。此后,客家先民生活较为安稳,明朝成为迁人姓氏最多的朝代。兴宁成为客家名邑当在这一时期。④一般认为,客家先民最初自中原大规模南迁的 原因,是受战乱的影响,这在族谱中有不少的记载,但从过居地迁居兴宁,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耕地,由于人口增多、耕地有限,产生一股强大的客观“推力”,驱动着无地的农民外出寻找出路。查阅各姓族谱,多有这方面记载。如“思原籍地窄人稠”、“族众地窄”,见兴宁“土旷人稀,沃野平衍”,乃“筑室而居”等等。

第二节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其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定地理环境中孕育,又具其鲜明的特点、对客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今还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客 家槽神在兴宁人中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几点。

一、刻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在南迁过程中,中原移民历尽千辛万苦,磨炼了坚强的意志。来到兴宁后,在这个偏僻荒芜、人烟稀少的山区,为了生存发展,不分男女老幼一齐动手,开垦耕地,卜筑定居,开创家业。农忙时节稍有空隙,便从事手工生产,以致现在许多村庄都带有传统产品的名字,譬如“索麻罗”、“墨烟张”、“花灯张”、“布地刁”、“打银王”、“菜篮陈,,等等。尤其是客家妇女,一反当时社会上缠足俗习,一力承担农事、副业和家务劳动,形成“女人在家耕田,男人夕)出赚钱,,的风尚。客家妇女在生产劳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勤劳刻苦的精神,中夕)罕见。就是到了现代也仍然如此。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兴宁的生产队长中,妇女占80%以上,有的生产大队,生产队长百分之百是妇女。

二、勇于开拓、冒险犯难的精神

兴宁人生性敢于冒险。男子到了相当年纪,便外出谋生,绝少在家株守者。近者到邻县、邻省做小贩、业手工;远者飘洋过海,“系一条裤腰带出门”(兴宁谚语),谋生有术,白手起家,无不充满冒险精神。

鸦片战争后,兴宁开始有人远涉重洋,外出谋生。其中,有一部分被殖民者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的“猪仔馆”拐骗运送到国外充当劳工,当时称之为“卖猪仔”。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兴宁籍华侨、华裔及港澳台同胞有30余万人。他们为寻求生路,怀抱四方之志,到海夕)“闯世界”。一旦稍有积蓄,就想造福桑粹,显亲扬名。他们在海外开基创业,促进中夕)文化交流,与侨居国的人民一起奋斗,为世界的进步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崇尚科技、革新创造的精神

兴宁人比较喜欢争强好胜,民间流传“硬气做赢人”等语,足见其具有不服输、不甘落后的性格,,加;二居民文化素质较离,在外出务工、经商等活动中,接受大量信息,致使历史上有不少人在革新创造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如清咸丰年间,兴宁罗庆辉编纂 的《罗家通书》(历法),由清政府“恩准”在民间刊行。清咸丰年间和光绪年间,能工巧匠陈晃楼等,两次对木质织布机进行重大改革,发展了织布业。清宣统二年(1910),被清政府授予“中国新显微镜制造家”称号的兴宁蚕业学校教师李任重,研制出显微镜、’天体望远镜和双筒望远镜。民国期间,著名地震学家、原兴宁兴民中学教师李善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后又研制成功大型地震仪,为新中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宁鱼苗场鱼苗孵化技术跃上世界先进水平,龙北钢铁厂白煤炼铁技术获中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兴宁工业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的达36种。

四、反侵略反压迫、爱国爱乡的革命精神

客家先民的几次大规模南迁,都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客家人民族意识和爱国爱乡精神特强,历史上不乏这方面的事例。南宋未年,右丞相文天祥(江西吉安客家人)曾以兴宁县城西郊为大本营,号召百姓勤王抗元。在元追兵即将来临之前,还奋笔疾书了每个1.5米见方的“忠孝廉节”4个大字。后来,村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集资建了“朝天祠”,把文天祥亲笔所书4字嵌在桐内两边墙上,同时把这里的地名命名为“朝天围”。明亡后,兴宁人民支持南明政权抗清达七 八年之久。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秋,兴宁“三点会,,首领潘亚星率领农民起义,火烧洋教堂,反抗清官兵,起义波及邻近的五华、龙川两县。1949年5月18 日,国民政府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洁之(兴宁人)在中共华南分局的帮助下率部起义,兴宁获得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兴宁人民前赴后继,奋斗不息,有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1/24 08:53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