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5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的“义子”廖立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鲁迅的“义子”廖立峨(流注:又是一个兴宁人的反面形象)


  文/谭道明




    在《鲁迅全集》的日记卷中,“廖立峨”这个名字被提到了有65次之多,光在1927年的鲁迅日记中,就达到了56次,仅次于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的名字被提到的密度。而廖立峨这个名字的第一次出现,不过是在1927年1月30日的日记中,而且还中规中矩地称之为“廖立峨”,而不似日后“立峨”、“立峨”地有些许亲热感。那么,廖立峨是什么人?他和鲁迅什么关系?二人的关系后来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囿于手边资料的有限,笔者只能大略地描述一下他和鲁迅的交往前后的故事。




  一九二六年八月底,迫于北方专制政府的高压,鲁迅与许广平一起离开北京,到了上海。九月一日,他们乘船往厦门,鲁迅应林语堂之邀担任厦门大学文学院国学系教授;而许广平则往广州,担任中山大学助教。




    厦门大学背山面海,地处偏僻,仿佛是“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的海边上”。然而,“虽是这样的地方,人物却各式俱有,正如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如是,鲁迅在厦大过的是枯寂索漠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认识了一些青年,其中一个就是廖立峨。

廖立峨系广东兴宁人,当时是厦门大学的学生。从鲁迅日记的多次提到他的名字看,他和鲁迅的来往是非常频繁的。在鲁迅的一生中,与粤人如廖氏这样交往密切的,可谓绝无仅有。一方面,廖立峨慕鲁迅之名,愿意从之游;另一方面,鲁迅也需要从这些青年那里得到一些生动的气息。




一九二七年二月,鲁迅离开厦大,到中山大学任教,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廖立峨即随鲁迅到广州,转入中山大学外语系学习。在广州,鲁迅和廖立峨的联系仍然是非常密切的,甚至在鲁迅决意离穗赴沪后,廖立峨也忙前忙后,为鲁迅打理一些事情。八月十五日,经营了不到五个月的北新书屋关门后,廖立峨与陈延进、何春才三人随鲁迅、许广平、许月平一起到了位于芳草街的书屋,把所剩的书籍包好,提到马路上,乘五部人力车,一次运完,把书点交给共和书局。之后,鲁迅还邀廖和何去照相留念。当鲁迅和许广平乘上海轮而去,只有廖立峨一人前去码头送行。




鲁迅到上海整整三个月后,廖立峨也来到上海。这次不是他一个人来,而是带了另外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妻子曾立珍,另一个是他妻子的兄弟曾其华。看起来有点倾家而来的阵势。鲁迅仍以朋友之礼待之,安排他们住在自己家里。鲁迅住楼上,他们住楼下。




此后一段时间,每逢鲁迅走下扶梯,则书声琅琅,不绝于耳。但稍一走远,则又戛然而止。原来那一片书声,是故意读给鲁迅听的,为的是要他担负他们三个人读书的学费。廖立峨又把自己的文章拿给鲁迅,要他介绍发表,鲁迅没能满足他们的心愿。廖立峨再托鲁迅帮找事做。鲁迅于万不得已的情形下,跟某书店说定,让廖立峨去做个练习生,再由鲁迅自己每个月拿出三十元来,托书店转一转手给他,算是薪水,可谓用心良苦。但这番好意却被廖立峨一口回绝了,理由是薪水太少,职位太低。有一天,廖立峨居然还对鲁迅说,《创造》社的人,因为他住在鲁迅家里,就看不起他,不和他来往了。廖立峨的这些言行很伤鲁迅的心。




后来,廖妻子的哥哥走了,廖自己的哥哥却来了,照样要鲁迅替他找事做。他们这一家就一直住在鲁迅家中,俨然就是鲁迅家里的一分子了。直到有一天,廖妻不意泄露了个中的秘密。




廖立峨的妻子曾立珍会讲几句普通话,一次她和邻居的闲谈中,才说,原来廖是来给鲁迅做“儿子”的,她自然就是儿媳妇;本以为是来享清福的,没想到却是这样。这话传到鲁迅和许广平的耳朵里,影响自然是很不好。




在鲁迅家住了八个多月后,廖等也自觉没趣,于是告辞回家。临回家之前的一天晚上,廖立峨却向鲁迅要一笔回家的旅费。鲁迅计算了一下,大约一百元就足够了。谁知道廖立峨却不答应,说:




“我们是卖了田地出来的,现在回去了,要生活,还得买地,你得给我一千元。”




鲁迅回答说:“我自己没有饭吃,却拿出钱来给人家去买田,你以为我该这样做么?况且我从哪里去弄到这些钱呢? ”




没想到廖立峨却不依不饶,强说:“错是不错,不过你总比我好想法,筹备的地方也比我多,你一年数万版税,只要肯,有什么弄不到?非替我找一千元不可!”几乎就是勒索的口气了。




于是,宾主双方不欢而散。据1928年8月24日鲁迅日记记载,最终“立峨回去,索去泉一百二十,并攫去衣被什器十余事”。1930年3月13日,鲁迅又收到廖立峨的信,信中说:“原来你还没有倒掉,那么,再来帮助我吧。”鲁迅这下再没有予以理会。




这就是著名的鲁迅“义子”事件。




笔者以为,与他的刻薄辛辣的文风相反,鲁迅待人,特别是对青年,是非常宽厚仁和的。他对于许钦文、萧军、萧红乃至高长虹、向培良诸位青年,莫不尽了一个长者应尽的呵护提携之意,虽则有时被反噬,亦且不悔。对于廖立峨,更是如此。他除了赠以《华盖集续编》之外,还资助过他的学费,帮他联系工作等事。但是,廖立峨却恃宠而骄,甚至以鲁迅“义子”自居,至行勒索之事,最后负恩而去,岂非小人哉?




五十年代后期,廖立峨在广州市二中当历史教师。在反右斗争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受降职处分。在经济困难时期的1962年,他患了严重水肿而病死。鲁迅、许广平和廖立峨及廖的同乡何春才于1927年8月19日在西关照相馆拍了一幅照片,至今还在广州市二中教师档案里保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廖立峨获平反。




                        道明2006年9月20日于海口




                        (谭道明邮箱tdming@sohu.com




参考资料:


1、曹聚仁《鲁迅评传》及《鲁迅年谱》


2、《北新书屋那些事儿》


3、 金羊网《粤东怪人——廖立娥》
4、 金羊网《读者有心,是廖立峨,不是廖立娥》


5 〈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回顾〉


6、〈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第63节:与俞芬等人的谈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8 03:26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