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7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市联谊会的支持下,开创文史工作新局面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256

帖子

41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4 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市联谊会的支持下,开创文史工作新局面
              兴宁市 张氏文化研究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包括张氏宗亲会的许许多多姓氏联谊会纷纷成立,做了许多有益工作。但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对 祭祖、扶贫、助学等影响当今公众之事,大家非常乐意去办;但需要组织一帮文化人去安心钩沉,研究几百年来的祖宗源流,研究祖宗的事迹及其代表的祖宗人文,却不太见此类事!因为,这需要宗亲会领导有远见卓识,明白这无形资产的宝贵,明白这宝贵价值,尤其的其对当代和后代的深远影响。
     为此,我与伯涛、海涛、金汉等一帮宗亲,相当长时期以来,说起研究张氏文化因经费缺乏的种种窘境,说起宗亲不重视此类事,禁不住仰天长叹:“一顿饭上千上万元都吃光、花光了,我们这些老年书呆子讨点小钱,搞搞调研、出版,就怎么困难重重呢?”
     但令人欣慰的是,兴宁市张氏联谊会张金标会长领导的理事会,近年来的的确确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贡献,打开了张氏文史 工作的新局面。
     两年前,我们兴宁市张氏文化研究室还是民间独立的小机构;尤其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扶持,运作日渐困难。我第一次接触金标会长时,就热情鼓励我们的研究,高度评价我们的工作,并马上赞助我们经费。他同样渴望大家群策群力,把研究张氏文化的义举做大做强,开创出新局面……
    为此,金标会长召开理事会议,部署联谊会的文史研究工作,得到理事会的全力支持。取得了共识,会长带领大家说干就干,干就要干好。
    事实也是这样,围绕文史工作,我兴宁市张氏文化研究室群策群力,奋发有为,做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宗旨与任务。
    为弘扬张氏文化,为兴宁市祖宗探源,澄清谬传,还本来面目,是我们的宗旨。
     具体如下——
     一、强调学术性。广泛收集资料和深入考证是我们的本分,为以后的修谱和后人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调普及性。我们的研究成果需要让社会知晓,变为人们的共识;因为,在漫长岁月中,以讹传讹的说法太多了。我们希望通过努力,钩沉历史以正视听。
     三、弘扬祖德,扬我张氏先进人物。以往修谱和谈论祖宗,人们往往注重于世辈的探究;而对祖宗如何艰苦创业育我裔孙,则不太认真研究。祖宗的许多高贵品质,我们则不甚了了。这对我们弘扬祖德,发挥建设新时代里的正能量,是不利的。我们有必要加强此工作。当然,对于今天的张氏杰出人物,我们更应大力推介。
     四、加强宗亲联谊。太平盛世宜修谱,寻根问祖的越来越多。我们在这方面愿意为宗亲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外地宗亲的历史提供途径,达到互利双赢,共同弘扬张氏文化。
     五、注重视野的开阔性。我们既研究兴宁的张氏,也研究海内外的张氏;既关注兴宁张氏生活的环境,也关注兴宁市古今民众的大视野,并每期有专版介绍古今兴宁的文字与图片。这样,其他姓氏的读者也会对我们的刊物感兴趣,读者面就广了。
     六、充分利用当今各种媒体平台。为了更好弘扬张氏文化,我们除了办好本研究室会刊外,还准备以“客家文化时空”、 “梅州论坛”、“南方论坛”、“梅州时空”、“兴宁a8”等网络平台,刊登本刊文章,以扩大影响,起到更大的宣传效益。
     当然,最重要的是,利用我们年纪大、阅历比较丰富,收集资料较多的优势,针对目前对张氏祖宗源流的种种谬误,发挥余热 ,为正本清源,从事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张氏子孙作点贡献。
    (二)、广泛收集资料。
     多年来,我们利用多种途径,购买和收集张氏源流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和保存,有自己的资料库,供同仁和寻根问祖者参考。
    (三)、我们除了在本地利用不同形式的考察之外,还专门自费往上杭先祖开基地考察。
     为做好《兴宁张氏源流考》的编写工作,顾问张晋中、主编张长兴、编委张金汉、张海涛一行于2015年10月11日前往上杭县太 拔镇寻根问祖。
我们到达上杭,中午受到化孙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的热情宴请。下午,张如山宗亲带我们拜谒了化孙公墓及陈、阙二恭人合墓。我们还 顺路看了正在兴建中的张化孙大宗祠,其所在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及后,我们返回上杭县城参观了张化孙文化会所,并与负责人进行 交流。阅读有关张氏先祖资料,互相切磋,并捐资1500元给张化孙宗祠筹建委员会以表心意。
    12日上午,我们一行在张文春宗亲带领下来到太拔。两天两夜考察期间,他们早已安排好我们的吃饭、住宿,非常周到。趁上 午还有时间,我们拜祭了位于磜下(今称彩霞)垇背先俸公墓虎形及跟先俸公墓两对面的君绍公墓蛇形。先俸公传下300多万裔孙, 单我们兴宁就有30万!何等伟大!我们虔诚跪拜,宣读祭文,以表心怀。下午,我们跟太拔村张氏联谊会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学术交流,特别是看到共12大册的清道光年间修的族谱,我们肃然起敬,细心恭读。对族谱中有关先祖的出生时间、墓碑记载的朝代等进行 深入的讨论。我们对其中有关先俸公、君绍公、启达公、启远公、启源公等原件资料进行复印,以供研究。我们还拜谒了新建的张氏 宗祠(长兴主编是其顾问),在“张氏太拔开基世祖考先俸太公妣陈太孺人一脉宗支神位”中,有二世君绍公下传的三世启达公、启 远公、启源公等及下传的四世仲字辈等裔孙牌位。700多年前,我们与太拔宗亲还是一家人啊!今日,我们欢聚一堂,共缅祖德宗功 ;又一起共台吃饭畅饮,何等亲切啊!
    太拔村张氏宗亲联谊会宗亲告诉我们,他们打算收回被供销社占用的老张氏宗祠,约需20多万元,另外要重修君绍公墓约8万多 元。为此,我们共捐款3500元给太拔村宗亲,尽绵薄之力,以表敬祖敦睦之意。我们表示要加大宣传太拔的力度,争取更多裔孙支持 祖坟和祠堂修建。
    13日上午,张晋中、张长兴因有公事返回兴宁。张金汉、张海涛继续前往客家祖地——宁化石壁。14日上午,恰逢举行“第21 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故有幸参加此次大典。这次去石壁,张氏家庙(上家)在维修中,未开放。张长兴老师以前去过, 据他说可看到化孙公的名字。我们去石壁未找到有关启达公、启远公、启源公的文字资料。
    此次闽西寻根问祖之行,对编写《兴宁张氏源流考》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密切了与祖地宗亲情谊。
   (四)、参加和举办不同形式的学术研讨会。
    1、积极参加兴宁市张氏联谊会组织的研讨会。
    2016年5月12日在兴宁张氏联谊会所,由会长张金标组织并主持召开“张氏入兴始祖开基年代研讨会”,本室全体人员事先认真准备和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由张金标会长发言,他指出,今年正月初七在兴城隆重举行《兴宁张氏源流考》首发仪式,自此书发行以来,让宗亲能 比较全面了解有关兴宁张氏八大派落居祖由何时、何地迁入兴宁;但亦有宗亲提出不同看法,这就有必要采取包容开放的学术态度,以求其是,使人信服。他说,这次会议就是让大家发言,拿出可靠的资料,加以论证。这次研讨会先论证启达公、启源公迁居兴宁的年代。
    接着,《张氏文化》主编张长兴老师发言。他说,宏观数字统计似乎显得合理,但数字统计法解释不了先祖具体存在年代的铁证 :明嘉靖二年(1525年)钦州刁训邓沙阳写的《湖背张氏家谱》序文中提到谢祖婆于元朝初年落居湖背。他特别围绕启源公五世孙张 琳与祝枝山主编的《兴宁正德县志》的关系,以及其他名人典籍,详细地说明自己的根据。
    兴宁张氏联谊会副会张禄清以《启达公、启源公始迁兴宁年代考证》为题发言。他采用事俗普选析中减误的方法(代差旧时相隔 20—23岁为合符情理,当今以23—26岁为可纳范围)得出:在明朝景泰年间,启源公之妻石、谢祖婆携子落居兴宁;启达公始居石 马属明朝永乐年间。他认为祝枝山主编的《正德兴宁志》有关张琳的记载有误。
    伯涛老师对张氏放兴始祖元初说作了有根有据的说明。海涛、晋恒、正元等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会上,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虽然观点针锋相对,但气氛很好,这是一次成功的研讨会,为今后修谱打好基础。据我所见,兴 宁市诸宗亲会能够召开如此隆重、如此深入、如此有学术味的创举,并不多见啊!
    2、参加梅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的年会并与专家交流。
    张长兴主编、张伯涛顾问多次出席梅州市姓氏文化年会于研讨会,与各路专家交流经验,开阔视野,得益匪浅。
    3、邀请专家交流姓氏文化研究经验——
    我们每年几次与梅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的著名专家、《梅州姓氏文化》杂志执行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梁德新先生交流,开 研讨会。由他介绍姓氏文化研究的思路与经验,我们同时介绍我们的做法及我们碰到的问题,取长补短,互相切磋,效果很好。
   2015年6月25日,应兴宁张氏文化研究室主任张长兴邀请,河源市知名作家、姓氏文化研究专家、《九连春秋》主编、和平县林寨古村旅游景区副总经理陈仰天偕夫人来兴宁参观及进行学术交流。
    上午举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张氏文化研究室成员张长兴、张伯涛、张金汉、张海涛,陈仰天及夫人、作家朱伟杰、《今日兴 宁》报副刊编辑刘波中等。张长兴代表张氏文化研究室对陈仰天及夫人来兴宁参观和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张氏文化》报和 张氏文化研究室工作。
    作家陈仰天出身于书香世家,和平县林寨村人,他介绍了家世、写作历程及林寨古村等方面的情况。他的讲话精彩生动,使人开 拓眼界,很受启发。作家朱伟杰、刘波中分别在会中作了发言。会后,陈仰天给参会人员赠送了《九连春秋》等作品。张长兴亦将《 张氏文化》报赠送。
    次日上午,在本室人员张长兴、张金汉的陪同下,陈仰天及夫人参观了位于兴城镇东风村建有九厅十八井的客家民居罗屋。随后 ,前往永和大成村参观梅州市、兴宁市特色古民居的四角楼。
   (五)、帮宗亲寻根与祭祖——
    1、我们帮助兴宁石马宗亲寻找其先祖启远公的开基地,确定是龙川县的永福镇。
    2、我们帮助博罗宗亲寻在兴宁的祖宗,确定其在兴宁罗岗半岭开基。
    3、我们帮助广西合浦宗亲寻找其在兴宁市张氏石祖婆儿子穆宗公裔孙源流。
    4、我们帮助广东连平裔孙寻找在兴宁市的源流。
    5、我们帮助江西于都文友宗亲寻找在兴宁市大成村石祖婆系下源流。
    6、我们帮助广西桂林张启军宗亲寻找在兴宁市的源流。
    7、我们帮助兴宁的东宁、建威等宗亲寻找源流。
    8、我们为石马找到启达公在广西玉林兴业县的多达5000人的裔孙。
    9、我们帮助并接待了广州启先公后裔文伟宗亲来兴宁市寻根问祖。
    10、我们帮助并接待了江西于都后裔张真宗亲来兴宁市寻根并陪同祭祖。
    11、我们帮助江西莲花张笑宗亲找到失联几百年的祖宗,并马上来梅州的启源公石祖婆孙仲万公墓祭祖。
    还有许多,不再详列。
   (六)、与外地宗亲的广泛联系——
    我们与澳门的世界张氏宗亲总会、上杭化孙公文化研究总会、上杭太拔宗亲、五华县宗亲、博罗县宗亲、惠来县宗亲、深圳宗亲、江西宗亲、四川宗亲等保持长期联系,与张经武、张中、张金等名人亲属保持联系;并且聘请张雍平、张晋中等名家指导本室工作。而且,我们的张氏文化研究室有一定比例的外地热心宗亲任编委,以体现包容性和广泛性。
   (七)、积极参与兴宁市张氏联谊会的各项活动。
    凡市联谊会举行的活动,包括团拜会、石马祠堂落成、编撰书籍、捐资助学、分会成立庆典,等等,我们均积极参与和捐款。凡联谊会的指示与决策,我们均坚决服从于执行。
   (八)、为保存张氏珍贵文物——南街张家祠,我们同仁奔走相告,不断发文而鼓与呼。
   (九)、本室同仁在地市级报刊发表不少论文,充分体现了本室的实力与研究成果——
    张伯涛顾问的长篇论文《入兴始祖启源公考》在《梅州姓氏文化》发表。
    张长兴主编的论文《兴宁张氏研究》、《启源公落脚的程乡三阳寨何处寻》、《张化孙现象——族规与遗训》在《梅州姓氏文化 》发表。
    张海涛副主编的论文《入兴始祖启源公辨》在《梅州姓氏文化》发表。
张长兴主编的论文《文天祥勤王与兴宁市张氏开基祖》、《启源公落脚的程乡三阳寨何处寻》在梅州日报发表。其《张化孙现象 ——族规与遗训》在福建宁化县2016年度《第四届石壁客家论坛论文集》发表,并受邀出席论坛及祭祖大会,论文《石刻屋规育后人 》在宁化大型刊物《客家魂》发表。
张海涛副主编的论文《入兴始祖启源公辨》、《张杜鹃:被孙中山誉为“文武全才”》在梅州日报发表。
   (十)、本室同仁张伯涛、张长兴、张海涛参与兴宁市党史办撰写《梅州市长征人物志》和历史纪念馆的“兴宁抗战记忆”展览馆筹备工作,宣传了八位兴宁张氏抗战将军和张金老红军。
   (十一)、编辑出版了七期的《张氏文化》报,达10余万字,发表了大量的寻根问祖、张氏名人文章,以及与广大宗亲联谊的报道,宣传了兴宁的人文风情,扩大 了兴宁市联谊会的影响。《张氏文化》报逐步成为我会影响广大宗亲的名片。
   (十二)、出版30言大型文集《兴宁张氏源流考》。
    兴宁张氏源流多,共八大系列;且先祖不同时期开基兴宁,岁月久远,情况复杂。加上漫长岁月的种种原因,资料残缺,不见人 们的系统研究,造成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象。兴宁张氏文化研究室张长兴、张伯涛、张海涛、张金汉等退休老师,长期从事 兴宁张氏源流考证工作。以张金标会长的理事会领导,热情支持此重大工程,群策群力,得以顺利出版。
    此部洋洋大观的《兴宁张氏源流考》,是主编及同仁呕心沥血求索达25载之作,力求为张氏宗亲和读者作出如下贡献——
    它是首部全面、严肃、比较准确地介绍兴宁市张氏各脉裔孙源流的述著。
    它具学术性与包容性,全方位介绍了编者所掌握的海内外有关张氏源流的正反资料,供宗亲修谱及研究时参考。
    主编以古今历史大视野,注意揭示张氏先祖所处的动荡年代而迁徙的动因,及其褴褛筚路开基的高贵品质,透露出深厚的人文底 蕴。
    它列举了兴宁张氏古今大部分的名人;这既是回放历史,更是增添今日张氏裔孙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它非常注意原创性与独特性:比如以作者大量的历史资料考证出启源公夫人是元初而不是明朝中期开基兴宁。当然此说不能盖棺论定,尚需进一步研究,但它到底成为一家之说,为研究兴宁先祖做了开创性工作。
    它首次考证出700多年前启源公落脚的“程乡三阳寨”的今日地点,并在梅州日报客家版刊出;考证出启源公在龙川的夫人徐祖 婆 、黄祖婆的来龙去脉;考证出先祖的往五华等外迁过程中扑朔迷离的纠结与真相……
    这样的研究与出版,在兴宁市的各姓氏文化研究中,是属首创;就是在梅州市的姓氏文化研究中,亦为瞩目。
     为扩大影响,加强交流,兴宁市张氏联谊会隆重举行《兴宁张氏源流考》首发式。
     2016年2月14日上午,兴宁张氏联谊会在兴城隆重举行《兴宁张氏源流考》首发式。
    参加首发式的有兴宁张氏联谊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各镇 (街)张氏联谊会负责人、兴宁张氏文化研究室成员。应邀参加首  发式的嘉宾有梅州市张氏宗亲联谊会贺乃副会长、孟芳秘书长、翠英副主任,梅州姓氏文化研究会叶景昌会长、梁德新主任等一行  六人。本市兄弟姓氏中的邓氏、廖氏、刘氏、何氏、李氏、吴氏、梁氏、黄氏、彭氏、曾氏、谢氏、蓝氏联谊会负责人等共计 一百 多人。兴宁市张氏联谊会的创举,被大家高度赞扬和肯定,可以说是影响大,盛况空前,起到很好效果。
    我们所做的一切,离不开兴宁市张氏联谊会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决心在以张金标会长的联谊会领导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1/30 18:26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