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3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被曝造假 编纂者称修改是必然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1 08: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太“正襟危坐”
  杜撰名人事迹?篡改经典原创?
  小学语文教材再陷“造假”风波,苏教版课本编纂者回应民间“炮轰报告”
  “鲁迅大撤退”的风波还未完全退去,小学语文教材又陷入一场新的“杜撰”、“造假”风波,并被指有“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四大缺失——近日,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再次“炮轰”小学语文教材。中国青年报刊载这个新闻后,再次在网上引发了“教材大讨论”。本报记者昨天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陷于风波之中的苏教版小学教材编纂者——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参考书副主编朱立奇。
  第一炮:
  杜撰名人故事
  “小学教材杜撰名人故事”的质疑,已经不是出现第一次了。而其中颇为有名的两篇——《陈毅探母》和《爱迪生救妈妈》,这次也被“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提到,作为教材“杜撰”的例证。
  第二炮:
  修改经典原创
  研究团队称,教材文章对作家原文进行修改,以致教材中的文章失去了原作的韵味。火力比较集中的是孟郊著名的《游子吟》和安徒生童话改编的《一颗小豌豆》。
  研究团队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一些文章所塑造的母亲形象和反映的母爱是“病态”的,经典缺失、儿童视角缺失、快乐缺失和事实缺失。
  《陈毅探母》 课文描述的是陈毅元帅回乡探望母亲,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衣服的故事。
  研究团队称,在陈毅元帅的传记和生平年表中都查不到有关记载。而在元代《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和《陈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涤亲溺器》,该故事描写了身居高位的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的事迹。
  《爱迪生救妈妈》 文章描述爱迪生妈妈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到家里来动手术,但是灯不够亮,小爱迪生想出办法把所有的蜡烛放在镜子前面,集中光线让医生完成了手术。
  研究团队称在委托留美学生查阅文献及求证医学专家后得出结论为,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
  ●编纂者回应:
  有争议的我们一一查证过
  “对这两篇课文的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朱立奇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就有人质疑过《陈毅探母》的真实性,当时朱立奇就找到了位于四川乐知县的陈毅纪念馆的退休员工胡兴模老人,也就是该文最初的作者。“胡兴模老人告诉我,这篇文章是自己在纪念馆工作时写的,向他叙述这个故事的就是陈毅的胞弟陈季让先生,文章完工后陈季让先生也过目过的。”朱立奇说,由于这些生活小事不会出现在陈毅的生平年表中,所以以查阅年表等方式就确定故事为杜撰是不合理的。
  至于《爱迪生救妈妈》,朱立奇说江苏教育出版社也对此进行过“考据”。“调查组说1886年才出现过急性阑尾炎这个名词,但不能说名词之前就没有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最早的一例阑尾炎手术其实是出现在1723年。”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也出过一个《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系列美术动画片,其中有一集《聪明的爱迪生》就描述了这个小爱迪生机智救母的故事。
  同时记者也查阅到,去年10月10日,有网友查到,美国1940年拍过一个电影《少年爱迪生》,该视频中,的确有关于少年爱迪生利用镜子反光照明的故事。
  朱立奇说,故事不是历史,从目前来看,这两篇既不是主观造假,也并没有造成什么恶劣影响,说造假害孩子,有点“过了”。
  《游子吟》 记者查阅发现,《游子吟》本来确实只有6句30个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咪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在课文中,被加入了“写作背景故事”,叙写了作者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逢衣、天明送别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阳光辉而触景生情,联想起母亲的关怀之意,进而引出他50岁时写的《游子吟》,课文还配了3幅彩图,相关教案中表示这3幅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
  研究团队对此的评价是“原来琅琅上口的《游子吟》,被费尽心思地包装起来,仿佛农民家里新买了空调,室内机上颇费气力加做的木套,沾沾自喜以为是伟大的发明,其实臃肿而赘余”。
  《一颗小豌豆》 对这篇课文的最激烈批评在国庆期间,出自《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的博客。该博客称,小学语文教材恶意篡改安徒生童话。他在博客中言辞激烈地表示,“小学语文教材里大量出现的剽窃和篡改的劣质课文,比三聚氰胺奶粉还要危害深远。”
  安徒生的这个小童话,描写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而课文改写后,似乎只有那粒给生病女孩带来快乐的豌豆最有价值,其他豌豆的选择都“没有意义”。
  叶开表示,这篇童话被篡改后,过分拔高了道德,欺骗了孩子。

  ●编纂者回应:
  选进教材就必然会修改
  朱立奇说,在文章选入教材时,确实会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作家不是为了教材而写文章,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将来会被选进教材,因此文章也会带上一些时代的烙印和个人的色彩。比如使用了不够规范的白话文,或是语法、用词不规范等等。”另外,文章入选课文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时候限于篇幅、生词,或是文章太深奥了,也会进行改动。  另外在小学阶段,语文两个字应该理解成“语言、文字”,在这阶段把字写好,打好基本功,培养好语文学习的习惯是第一位的。到中学阶段则是“语言、文学”,大学阶段再升格为“语言、文化”。“小学生读改编过的文章,并不妨碍再去接触原文,这两项是没有矛盾的。”
  研究团队将3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母亲”、“母”、“妈妈”、“妈”、“娘”的课文全部列出篇目,并剔除那些“母亲只是主体情节的点缀或仅起到穿针引线结构功能”的课文,从“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中分别精选出24篇、17篇和27篇(包括课文、选读课文、略读课文和习作)涉及母亲与母爱的文章进行打分和点评。  
  打分的判断原则是:是否符合公民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要求、是否真实、是否有切实性。记者看到,在入选点评范围的68篇文章中,只有4篇文章获得了5分的评价,接近半数(33篇)文章的得分为负数。3个版本的教材所选文章的总得分分别是“-2分”、“-1分”和“0分”。
  ●编纂者回应:
  教材起的是“例子”作用
  教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可能全部是经典,也不可能全部都是从儿童、从快乐的角度来选文章。就以质疑的“经典缺失”为例,朱立奇说,这个质疑是站不住脚的,一来教材中有经典的文章,另外,所谓的经典是不是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也是需要讨论的。教材在选择文章的时候也都是从儿童的视角来选择的。朱立奇说,指责教材太过重视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甚至用上“道德绑架”这样的词语也是不可理解的,对孩子的教育难道不用正确的、道德的例子,难道用不道德的?需要明确的是,教材所选的课文有限,所起的应该是“例子”作用,指望语文教材担负起所有语文能力的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教材只是将值得学习的文章挑出来,更多的还要靠课外阅读来实现。
  【“一线用户”怎么看】
  就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来自一线的声音很有发言权。记者昨天也采访了数位“用户”——南京几所小学的一线语文老师和学生。采访中,几位语文老师也表达了自己对语文教材的看法。“总体来说,感觉好的课文还是偏少了一点,儿童喜欢的课文少了一点。”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她感觉教材中有些文章的教育意义太浓厚,担负了爱国主义、亲情教育等太多责任,表现也很直白,反而让孩子丧失了阅读的兴趣,有时候连自己教的兴趣也不大。“我希望能多看到一点文质兼美的文章。即是文章有主题思想,但是可以以文学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学生愿意读,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南京北京东路小学一名学生则告诉记者,要以欣赏的角度来面对教材里的课文总是感觉有点难,“读的时候就会想到要做题目。”这位五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如果要她给语文教材提点意见的话,她希望能多一点当代儿童文学的作品。“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黄蓓佳,要是教材里面能有我喜欢的《我飞了》之类的小说节选,学起来应该很有意思。”
  【教材会“变脸”吗】
  语文教材屡屡被质疑,教材“变脸”还有多远?朱立奇告诉记者,苏教版教材其实年年都有“微调”,但要“大变脸”还不现实。
  朱立奇说,每年都会有读者、老师、家长和出版社联系,提出教材中的小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出版社会一一核实,如果是硬伤,一定会改过来。所以每一届学生拿到的教材都是经过“微调”的,但是要对教材中文章进行大改动,目前还不现实。国家对教材使用也有严格规定,除非课程标准有大的变化,否则教材是不会做大篇幅调整的。   
  本报记者 杨彦
  【两个辨析】
  1、《乌鸦反哺》
  挑刺:乌鸦无家庭,无从反哺。被称为“以美德绑架孩子”又一例。
  辨析: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这种传说至今为止除《本草纲目》中提及以外,暂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道德诠释模式,其特点是以低级生物行为模式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相近词如“羊羔跪乳”等。
  但是最近几年在国外动物学家的研究中,在观察群体生活的乌鸦时,确实有这种“养老”的行为出现,而在其它群体生活的鸟类中却没有这种情况。由此可见,乌鸦反哺很可能是古代国人在对日常现象的详细观察中所发现的特有的、独立于其它鸟类的一种社会性行为,而并非是简单的所谓“道德绑架”说法。
  2、《云雀的心愿》
  挑刺:“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鸟类没有汗腺,哪来汗水?
  辨析:拟人手法中,此方法似乎并无不可。否则岂非童话中的鸟兽会说话,都不符合科学常识?    
  综 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14 17:39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