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家孩子“寻求注意”了吗

[复制链接]

8776

主题

97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的很多偏差行为,例如:爱表现、过分爱干净、爱哭、无精打采等,其实都是为了寻求父母或者周围人的注意力,因为父母对于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特别的,如果一个家庭孩子比较多的话,那么因为这个动机而出现偏差行为的多是中间的那个孩子,因为,大多数父母所谓的公平一般是“物质的公平”,而心理上的公平就不一定了。各位家庭里面如果有多个孩子的父母可以自我觉察一下,你下班回家的时候是不是每次都优先看你较为喜欢的那个孩子呢?

别以为你的这个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动作孩子也没有意识到,就像电影《唐山大地震》里面的方登一样,在你孩子的意识里,其实很清楚你的不公平。方登 30多年不原谅妈妈,直到最后看到妈妈心理一直有自己,一直通过其它方式来关注她和纪念她时才放下心中的怨恨和愤怒,重新接纳妈妈,解放自己。那一刻,对于双方来说,才是真正的幸福到来。

如何处理由“寻求注意”这类动机导致的偏差行为?

处理要点是:

1、忽略孩子用非正常途径引起大人“注意”的做法,有选择的给予孩子注意。

如他通过摔东西、打人等破坏性方式来吸引大人注意,如果大人立即响应就上当了,这等于是告诉他:通过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下次可以继续采用。这是对他的这种偏差行为强化。

2、用一种非他所预期的方式给予注意;

3、抓住他正在做好事时给予“注意”。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这是三代同堂的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可以想象的出来,这个小孙子在家的时候是多么的被娇生惯养,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他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自己从公司辞职出来创业,陪伴照顾他的时间越来越少,放在他身上的注意力也没有之前那么多了。渐渐的,这个小孙子竟养成了吃饭摔筷子的习惯,后来居然连其它餐具也不放过。家人都很苦恼,后来是这个奶奶走进了林老师的课堂。

林老师给她的建议是:奖励好行为,忽略坏行为。也就是说,以后他再摔筷子的时候,对其置之不理,待他一做出好的行为,例如捡起掉下筷子、餐具什么的,就马上给予鼓励,你可以这么说:“你看,我们家孙子就是懂事,真乖!”慢慢的,当他意识到他的偏差行为对吸引你的注意力没有用的时候,他的偏差行为也就自然消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2/12 22:51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