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令人满意,你的欢喜之情不溢于言表也难;反之,就会失望,甚至有时有恨铁不成钢的感受。可你是否想过,孩子也会以自己的标准和喜好来衡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妨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孩子提出的标准。 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曾在1984年发出倡仪,号召在全国开展争当好家长的活动,并为活动提出了五条标准: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时至今日,这项倡仪已经过了17年,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更为关注,迫切地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是,在家长积极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们也对家长提出了要求。 《中国妇女报》曾组织过“中小学生八大烦恼”的社会调查,其中“我不知道怎样向父母说出我的想法?”占“家长不能理解我”这一项的33.7%,居首位。其次是“家长只知道关心我的成绩。”“我想做的事家长总不让我做”,“父母不相信我”等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家长们认为自己辛苦挣钱,在各方面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已经是个好家长了,但是孩子们对爱的要求却不止这些,他们需要家长更多的理解。 美国学者尼赫茨曾就此调查了十万个孩子,他们对家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条: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随意发脾气。 东西方国家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虽然存在着差别,但对孩子的爱心是一样的。这两项倡议,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教育专家关鸿羽为家长们介绍了通向孩子心灵的三条捷径:理解孩子,了解他们心理;学会“心理换位”;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 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妨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要求,有没有达到孩子提出的标准。 |